【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】
卷一 · 十番显见(3)
编者按:
原宣化上人所讲解的《楞严经》中,语言丰富,描述细致,对每一个名词都有详细的解释。为阅读方便,故小编将内容进行了整合,已非宣化上人所述原版,若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【经典原文】
阿难,虽复得闻是言,与诸大众,口已默然,心未开悟。犹冀如来慈音宣示,合掌清心,佇佛悲诲。
尔时世尊。舒兜罗绵网相光手,开五轮指,诲敕阿难,及诸大众。我初成道,于鹿园中,为阿若多。五比丘等,及汝四众言。一切众生,不成菩提,及阿罗汉,皆由客尘烦恼所误。汝等当时,因何开悟,今成圣果。
时憍陈那,起立白佛。我今长老,于大众中,独得解名。因悟客尘二字成果。世尊。譬如行客,投寄旅亭,或宿或食,食宿事毕,俶装前途,不遑安住。若实主人,自无攸往。如是思惟,不住名客,住名主人,以不住者,名为客义。
又如新霁。清晹升天,光入隙中,发明空中诸有尘相。尘质摇动,虚空寂然。如是思惟,澄寂名空。摇动名尘。以摇动者,名为尘义。
【原文】
阿难,虽复得闻是言,与诸大众,口已默然,心未开悟。犹冀如来慈音宣示,合掌清心,佇佛悲诲。
【释义】
阿难虽然得闻如来反复譬喻,和在座诸大众,似乎有点明白,所以静默不敢再开口,但心里还不大了悟,依然希望如来,慈悲法音,再宣说指示,见性是心之意。于是他和大众再合掌恭敬,一心诚意,来听佛慈悲教诲。
【原文】
尔时世尊。舒兜罗绵网相光手,开五轮指,诲敕阿难,及诸大众。我初成道,于鹿园中,为阿若多①。五比丘等,及汝四众言。一切众生,不成菩提,及阿罗汉,皆由客尘烦恼所误。汝等当时,因何开悟,今成圣果。
【释义】
那时候,世尊伸开他的柔软如兜罗绵、缦网相金光的手,并把五轮指张开,向阿难及在会诸大众说:我当初在菩萨树下,夜睹明星而开悟证果之后,即往鹿野苑,为阿若多五比丘等,及你们四众弟子说:一切众生,不能成圣果菩提,及证阿罗汉果,都是因为客尘粗细烦恼所障误,所以不能成正果,但你们当时,究竟因何开悟,而得成圣果,可一一向我及大众,说出原因。
【名词解释】
阿若多:即憍陈如。
【原文】
时憍陈那,起立白佛。我今长老,于大众中,独得解名。因悟客尘二字成果。
世尊。譬如行客,投寄旅亭,或宿或食,食宿事毕,俶装前途,不遑安住。若实主人,自无攸往。
如是思惟,不住名客,住名主人,以不住者,名为客义。
【释义】
那时候憍陈如,即从座起立,向佛说:“弟子现在在大众中,算是年纪最老,经验最多者,还单独得到解悟的名字。我的名叫最初解,即是最初解悟的人,亦叫解本际,明白本来的意思。我是听世尊说客尘二字,而开悟证果的。
世尊,如旅客,到旅店中,或者住宿或者吃饭。等到食宿完毕后,又要整顿行装,继续前行,并不安住在旅店中,但假若是主人,自然不离开。
这样详细思推:妄想分别,不能永久存在,所以叫它做客人,法性是常住永久的,所以叫做主人。因此明白不住是客尘的义理。
【原文】
又如新霁。清晹升天,光入隙中,发明空中诸有尘相。尘质摇动,虚空寂然。
如是思惟,澄寂名空。摇动名尘。以摇动者,名为尘义。
【释义】
又如下雨新晴的时候,太阳刚升到天上,阳光射入门缝,从门隙的光线中,但可以看见空中尘埃飞扬的景象。尘质是轻而浮动,可是虚空,依然是寂然不动的。
像这样思惟,用智慧光,照破无明烦恼,然后悟知,澄然而寂静的便是虚空,摇动不停的便是客尘。尘的意思就是摇动的东西。
编辑丨曹溪妙珏
审核丨宝林山人